黔江交通“硬联通”撬动城市能级跃升
初冬的武陵山,层林尽染。G319国道黔江濯水至酉阳界段大修工程已完工,崭新的柏油路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车流畅通无阻。这景象,是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2025年下半年聚焦通道拓展、全力服务城市能级提升的生动缩影。区交通运输委以建设武陵山区综合开放门户为统领,正以一场波澜壮阔的交通大会战,为这片土地注入奔涌的活力。
铁路攻坚
打通开放门户的“主动脉”
铁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对于志在成为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黔江而言,构建“米”字型铁路枢纽,是提升区位能级的关键一着。
2025年下半年,区交通运输委在铁路板块的谋划与推进可谓“多点开花,重点突破”。一方面,着眼于长远布局,积极争取将黔江至万州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这将是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的重要横向通道,对完善国家路网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全力推动黔江至吉首铁路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极大缩短黔江与湖南方向的时空距离,是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步。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黔吉铁路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下半年将集中力量攻克用地、环评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如期动工。”
在既有设施提升上,动作同样迅速。位于黔江区的渝东南铁路物流中心,是周边区县货物集散的重要节点。下半年,货场扩能改造将正式启动,重点建设成件包装、怕湿货物作业线,这将显著提升集装箱等现代化物流的装卸效率。“以前怕湿的货物堆放和转运是个难题,新货场建成后,我们的运输成本和损耗率都会大幅下降。”一位长期在此发货的本地企业负责人充满期待。
此外,青杠铁路专用线、黔遵铁路的前期工作也将力争启动,为未来产业发展预留充足空间。为确保这条“经济动脉”的安全畅通,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将常态化推进,目标整治率95%以上,为列车运行系上“安全带”。
公路成网
织密城乡融合的“毛细血管”
如果说铁路是“主动脉”,那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就是滋养区域的“毛细血管”。区交通运输委坚持高速与干线、城市与农村并重,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公路交通体系。
在高速公路方面,黔江至务川高速公路黔江至彭水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正在加速推进,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洽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跨区域合作亦是重点,区交通运输委正积极与湖北省恩施州相关部门沟通,力争将黔江至利川高速公路纳入湖北省级规划,打通又一条出渝入鄂的快速通道。
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直接关系群众出行体验。下半年,国道G319正阳至城西段改线项目将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石家至鹅池、水市至畔南等一批对沿线乡镇发展至关重要的干线公路项目将力争开工。更令人欣喜的是,G319濯水至酉阳等4个大修项目将在下半年相继完工投用。“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大车一过尘土飞扬,现在又平又宽,去酉阳送货能省下近半小时。”常年跑运输的司机王师傅对路况的改善赞不绝口。
“四好农村路”和生命安防工程则聚焦乡村振兴与出行安全。全年将完工150公里“四好农村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完成271公里生命防护工程,为农村公路系上“安全带”,让农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便利与安全更有保障。此外,黔江渝东南公路应急救援中心和濯水至军用雷达站公路改造项目也在积极争取纳入国防交通战备项目库,体现了交通建设的平战结合与战略价值。
民航提质
搭建对外联通的“空中桥梁”
在三维立体交通网络中,民航是提升城市开放度和知名度的“空中桥梁”。黔江武陵山机场如何发挥更大效用,是下半年民航板块的工作核心。
航线网络的稳定与优化是基石。针对短途运输航线,区交通运输委将推动运营模式创新,通过强化市场营销,积极开拓企业团建、商务包机、航空研学、家庭包机等个性化、高品质的航空服务产品,提升航线客座率和市场影响力。“我们正尝试与周边知名景区合作,推出‘航空+旅游’套餐,吸引更多游客乘飞机前来游玩。”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稳健经营的同时,也将逐步化解存量航线补贴,推动民航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着眼于未来,硬件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区交通运输委将加强与市级主管部门和重庆机场集团的沟通对接,积极推进机场跑道延长、空管设备更新改造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将为未来引入更大机型、开辟更多中远程航线奠定坚实基础,使黔江的“空中门户”更加开阔。
交通兴,则百业兴。从铁路的蓝图规划到公路的延伸铺展,再到航线的优化加密,区交通运输委2025年下半年的工作,勾勒出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壮阔图景。这一系列聚焦通道拓展的务实举措,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更是黔江区提升城市能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战略支点。随着交通脉络的持续强化,武陵山腹地的黔江,正以其独特区位,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大潮中,奋力搏击,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记者 谭登帆)